联系我们 CONNECT US
  • 电话: 024-83687760
  • 通讯地址: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3号巷11号东北大学135信箱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首页新闻  新闻
讲述“三育人”先进集体自动化仪表研究所的故事

题记:有这样一个满含着爱的教师集体,一群献身阳光事业的可爱的人,他们对学校热爱,对事业钟爱,对学生疼爱。他们就是东北大学“三育人”先进集体——自动化仪表研究所。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的动力和源泉,自动化仪表所面对自动化大类分流后,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学生生源质量严重下滑的现状,以“教·学”质量建设为中心,以教师素质和学生能力提升为目标,以强化实践教学、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带动教学质量提高、以改善教学设施和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为落脚点,开展本科教学工作,助力学生成才。

(一)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1)针对目前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教学方式上缺乏实践与运用知识环节以及学生只会“学”不会“问”的现状,研究所提出了“社会需求驱动教学体系改革”的教学改革方案,以专业技术研发能力的国家需求为导向、以科研课题实践为载体,驱动课程体系知识的学习和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建设测控创新实验班,探索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

(2)本科毕业设计施行全程目标化管理。针对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下滑严重的问题,研究所在测控专业本科生开展了“实施课题目标管理,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教改项目。进行论文格式规范性及内容写法等方面的培训与审查,完善毕业设计论文修改流程和审核办法。经过近4年的实施,测控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有的显著提高,学生学习风气和认真程度有了明显改善。

(3)实践教学环节施行项目化管理。探索新型实践教学模式和加强实施力度,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鼓励学生自拟题目,进行创新设计。实行课程设计、综合实践训练及毕业设计(论文)的三层递进式本科生综合能力培养模式,将基于目标考核贯穿与每一层次的综合实践中,建立基于目标管理的综合实践管理体系与考评体系,并在对目标管理规范化和流程化的基础上进行实践。

(4)建立良好的教学反馈机制

为更好的反馈教学效果和社会需求,建立教学反馈机制以及毕业生反馈档案。通过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的训练,培养本科生的科学素养,帮助本科生拓展思路,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二)实施教师素质培养计划

为提升青年教师的素质,研究所组织开展新老教师“传帮带”、青年教师“教学切磋”、新进教师“课程试讲”等活动,注重“教”学基本功的建设。目前,自动化仪表所年轻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提升显著,2014年孟琭老师获得信息学院青年教师双语教学基本功大赛第一名,王琦老师2015年获得东北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代表东北大学参加高校青年教师大赛获得二等奖。

(三)积极开展本科教学设施与实验设备的更新换代

为了实现以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培养为核心,形成“实践、探索、研究”的教育特色和氛围,仪表所开展“自动化仪表及过程控制系统实验平台”项目计划,为培养学生的自动化系统设计、创新、应用的技能、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供先进的教学设施与设备条件。目前,该项目已获得教育部批准。

(四)实施四层网络化学业帮扶方案,开展多方面和多种形式的师生互动活动,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对2013年自动化专业大类招生以后,2014年、2015年测控专业的学生质量进行调研。调研结果和分析显示,测控学生质量发生了急剧变化,挂科现象极其普遍。针对这种结果,仪表所对每个学生进行谈话,并让学生进行自我分析,汇总以后形成了调研分析报告。

仪表所组织实施了“班导师”、“小组导师”、“学生互助”、“课外辅导”等四层网络式学业帮扶方案,积极开展师生联谊会,捐款救助患尿毒症学生等活动,在改善学习风气、提升学生自信心、缓解学生学习压力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构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目前,经过一段时间执行四层立体网络式导师制的“学业帮扶”模式,从初步的反馈结果来看,效果还是可观的,学生们的学习状态有了较大的转变,课后自习率和自习时间有了很大的提高。

后记:

课堂上一丝不苟,下课后关心爱护,将知识倾囊相授,劝错误语重心长,赞进步喜不自胜,待学子鞠躬尽瘁。他们是阳光事业中最可爱的人,不求功名利禄,但愿桃李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