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关于做好2017年硕博连读考核及录取工作的通知》和《东北大学2017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工作办法》两文件的精神,现将我院第二批硕博连读及申请考核制招生工作安排如下:
1、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博连读和申请考核制的相关考核工作在东北大学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和监督下进行。
2、学院硕博连读和申请考核制工作小组负责对该项工作进行指导,监察小组负责监督及违规违纪受理、调查与处理建议等。
违规违纪投诉受理地点:信息学馆225室,电话:83687773。
3、申请条件、考核具体要求及相关材料准备参照《关于做好2017年硕博连读考核及录取工作的通知》和《东北大学2017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工作办法》执行(详见研究生院网站);
4、学院硕博连读考核采用综合素质面试方式进行,按一级学科成立由5名教授及1名秘书组成的专家组负责对考生进行全面考核。满分为100分,每名考生考核时间不低于20分钟。面试过程全程录音,所有材料收缴留存备案;
5、学院博士申请考核制考核由专业基础知识、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三部分组成,具体如下:
(1)专业基础知识考核部分采用笔试形式,按二级学科命题,考生可携带参考书(附:学院各学科参考书目),满分100分,考试时间3小时;
(2)科研能力考核部分采用综述报告形式,要求考生根椐报考专业,针对自己攻读博士期间预研究方向,撰写一份2000字-3000字的综述报告,内容应结合导师研究方向。综述报告在进行综合素质面试时提交至面试专家组,满分100分,成绩由专家组评阅统一给出;
(3)综合素质考核部分采用面试形式,按一级学科成立由5名教授及1名秘书组成的专家组负责对考生进行全面考核。满分100分,每名考生考核时间不低于20分钟。面试过程全程录音,所有材料收缴留存备案。
6、录取原则:
(1)硕博连读考生综合素质部分成绩>=60分为合格。
(2)博士考核制考生专业基础知识、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三部分成绩均>=60分为合格,且参加学校外国语笔试考核并达到要求(或符合外国语免考条件)者为合格。
(3)报考同一导师的考生,在合格考生范围内,以考生的综合素质及导师排序的先后顺序为录取依据。
7、需提交的材料及提交材料时间安排:
时间:本通知发布之日起至5月15日
地点:东北大学信息学馆219室
申请材料包括:
(1)硕博连读考生
①《东北大学2017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详见附件,含成绩单原件)一份。
②《东北大学硕博连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考核登记表》(详见附件)一份。
③本科学历学位材料:本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原件现场核验后返还本人),《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一份。
④在学硕士学籍材料:《教育部学籍电子注册备案表》一份。
⑤由具有正高级职称专家亲笔填写且签字并加盖个人印章或所在单位印章的推荐书两份(详见附件)。
上述材料中,除本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外,其余材料要求按照前面所列先后顺序排好后提交。
(2)申请考核制考生
①《东北大学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考核表》(详见附件)一份;
②《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中文版)(具体获取方式详见http://www.chsi.com.cn/xlcx/rhsq.jsp);
③本科和硕士阶段的课程学习成绩单(须授课单位盖章)、外语等级证书或成绩单、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复印件;
④已发表或录用的学术论文复印件;
⑤可以体现本人学术、科研水平与能力的相关材料;
⑥《报考东北大学2017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详见附件)一份;
⑦由具有正高级职称专家亲笔填写且签字并加盖个人印章或所在单位印章的推荐书两份(详见附件)。
申请材料⑥、⑦须使用B5纸打印单独提供,其他申请材料须按照A4纸打印或复印并按顺序装订成册。
所有申请材料必须确保真实、准确,一旦发现作假,将取消考生的录取资格、入学资格和申请学位资格。
8、考核时间安排
(1)专业基础知识笔试:
时间:5月18日上午8:30-11:30
地点:东北大学机电馆203
(2)面试:
时间:5月18日下午2:00开始
地点:5月18日12:30以后,到东北大学信息学馆2楼中厅公告栏查询
三、相关要求
上述考试均要求考生提前半小时到达考场,全程携带身份证和学生证备查。
不明事宜可咨询024-83681509,李老师。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7年5月8日
附: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各学科笔试参考书目
学院名称 | 一级学科 代码与名称 | 二级学科 代码与名称 | 专业基础知识综合笔试 参考书目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0808 电气工程 | 080804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1、《现代控制理论》张嗣瀛,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2、《智能控制基础理论及应用》张化光,孟祥萍,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 |
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 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1、《现代控制理论》张嗣瀛,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2、《计算机控制理论与设计》关守平,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 | |
0811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1、《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郑学坚,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 2、《过程检测技术》李新光,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 | ||
081103 系统工程 | 1、《组合最优化》富尔兹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5年 2、《图论及其应用》第二版,卢开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 ||
0811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 1、《现代控制理论》张嗣瀛,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2、《计算机控制理论与设计》关守平,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 | ||
081105 导航制导与控制 | 1、《现代控制理论》张嗣瀛,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2、《计算机控制理论与设计》关守平,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 | ||
0811J1 机器人科学与工程 | 1、《现代控制理论》张嗣瀛,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2、《计算机控制理论与设计》关守平,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