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飞扬 逐梦远航
张丽丽,中共党员。1988年4月出生于内蒙古赤峰市。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15级在读博士。
人生因青春而美丽,青春因梦想而绚烂,梦想因努力而闪耀。她的闪耀便是这样一个通过痛苦的挣扎和不懈地努力,破茧的过程。她坚信勤能补拙,因此她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研究生期间发表及录用SCI论文11篇, 其中第一作者论文10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7.671,影响因子大于3的有6篇),第二作者论文1篇(Google Scholar被引138次,连续两年入选为ESI高被引论文和ESI热点论文)。她的努力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认可,也得到了国家的认可。 因此先后获得了14年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15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和16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5年12月被评为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7年9月荣获了东北大学卓越博士奖学金项目甲类等。与此同时她还参与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不确定仿射T-S模糊大系统的分散故障诊断研究》,并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s, IET Control Theory & Applic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 Journal of the Franklin Institute 等11个SCI期刊的审稿人,多次参与制作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的程序册。
春之希望 梦想起航
“依稀记得那个阳光灿烂的九月,踏着秋风,迎着蓝天,带着丝丝的兴奋,点点的雀跃,些许的紧张,怀着憧憬与期盼来到又一次梦想开始的地方——东北大学”。硕士研究生的生活依然历历在目,但是她已经被时间推到博士的生活中。她知道将要面临的高强度的生活节奏,但是她已经准备好了!张丽丽从读硕士的时候就牢记学习是自己的第一任务,勤于思考,刻苦学习,坚信天才是靠一分的天赋和九十九分的汗水而铸成的。在平时的学习中总是抱着严谨和谦虚的态度,一年如一日的学习。因为她的本科和硕士都是数学专业,对于控制理论的匮乏让她更加努力。她经常偷偷溜进教室里跟着本科生和硕士生上课。课余,总能在图书馆里找到她的身影,课程很是紧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充分预习新知识更是必不可少;查阅资料,了解时事、接受讯息亦至关重要。此外,张丽丽坦言,在注重自主学习的研究生阶段,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充实自己是学习道路上不可或缺的环节,能够独立思考,并能及时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知识是无边无际的,要想成功就得怀着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紧跟时代的脉搏而进步。通过这些好习惯的培养,她连续三年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但是,荣誉面前,张丽丽并不骄傲,仍保持着谦逊的态度,一如既往地勤奋、努力,脚踏实地朝着自己的一个又一个新目标迈进。
夏之热情 醉心科研
“如果说初入校园是充满希望的绿色,那杨光红教授就是点燃我热情的火红,在他身上无时不透射出求真求实的学者魅力”,每每说起导师杨光红,张丽丽都是充满感激,他孜孜不倦,坚持不懈的科研精神值得我们不断学习,他的无私奉献,谆谆教导促使我不断进步。
进驻实验室,开始了她所新的科研之路。确定研究目标以后,就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查阅资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需要通过相关数据库,了解目前国内外她所要研究的领域发展的情况,用的是什么方法,得出了哪些结论,解决了什么问题。在导师的要求下,每天查看英文文献。经过循序渐进、脚踏实地的努力,一个学期过去了,办公桌上已经摆了厚厚一摞文献,这将为她后期的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论文的相关工作已经做好了的时候,就需要将研究成果表达出来。一篇较好的论文要求思路清晰,逻辑严密,所以在表达上,也要花费一番功夫,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条理清楚,思路明确,这是张丽丽写第一篇论文的经验。她还说:“一篇好论文还需要反复的修改,小到符号的修改,大到研究方法的改进,每一次都需要对论文重新编排,每一个细节都需要精心雕琢”。从选题、收集数据、确定研究方法到撰写、修改、最终发表,一篇论文前后需要历时一年。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科学研究更是如此,需要长久的工作,往往在收集和处理数据上就会花费很大的精力,而坚持努力就是科研的最好捷径。
秋之硕果 心有所归
矢志科研,她在实验室里辛勤耕耘;醉心学术,她在科研路上披荆斩棘。当每一次收到录用通知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成就感瞬间成为了她不断前进的动力。“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从一开的茫然到后来的得心应手,其中所包含的辛酸只有她自己知道。 “记得在写第二篇论文的时候,运用之前的理论解决现有的问题是不可行的,面对新一轮的挑战,查文献,翻资料,与导师探讨,虚心听取建议和意见,及时总结和反思,令人惊喜的是在此过程中不但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同时寻得了第三篇论文的写作思想”,张丽丽回忆道。那种柳暗花明的喜悦也许只有亲身经历过才会感悟更深。
作为一名研究生,张丽丽深知科研能力才是硬实力,在系统地学习和较为扎实地掌握了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为扩展自己的视野、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张丽丽阅读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有了以上的努力,张丽丽的科研可谓硕果累累。目前,她已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10篇,EI论文1篇。当问到她如何能将科研做得如此之好时,张丽丽会心一笑,“扎实的学习态度以及良好的个人知识储备是我做科研的两样武器,当然更离不开导师的悉心教导,团队人员的无私奉献”。也许对于这样卓著的成绩,很多研究生会满生羡慕之前,觉得遥不可及,实际上,在这些美好的成绩背后,有的却是张丽丽致力学术的辛勤汗水,有的只是她对科研百倍的用心和努力。
冬之了悟,厚积薄发
冬天,当树叶都已凋零,厚厚的白雪盖满了整个校园,白雪与突兀的银杏林成为一幅静美的画卷,当她漫步在静默的校园中,看着学弟学妹们放慢脚步享受生活的时候,心里多少有几分羡慕。但是她知道只有比别人付出的更多,才会有收获,梦想的大门永远为那些有准备的人而敞开。她始终牢记着自己的梦想,一路坚持自己的目标并不断前行。此时她的博士生活已经过了一半,当我问及她毕业后的打算时,她毫不犹豫的告诉我要继续搞科研。她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足,只有不断地积累才能厚积薄发。老师和师兄师姐们就是她的榜样,相对于他们来说自己依然很渺小,只有不断地完善自己,让自己更充实才能在以后的道路上少些荆棘多些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