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院本科生中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专业课程学习的道路上,一路奋发向上,学业绩点名列前茅;他们一路勤勉探索,投身创新项目研究,获得国家级优秀;他们崇尚学术,潜心研究,将学术论文发表;他们拒绝平庸,挑战极限,在各项创新比赛中崭露头角,成为学院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他们是:
“卓越学人”获奖者名单(10人、排名不分先后):何雄男、王梁、龚文康、余雪、崔琳琳、余子炎、王雪州、杨沐天、白羽、李智。
“卓越学人”提名奖获得者名单(10人、排名不分先后):廖鸿鹏、王丹敬、蒋松辰、张帆、陈湲金、郭建祎、张瑜、张学文、黄俊楠、史博文。
青春为马 梦想为涯
“梦想与生活都该勇往前行”,这璀璨二十岁的钻荡年华在余子炎的眼中正是为梦想努力拼搏的最佳时光。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在学习上他勇于挑战自我,在学生工作上他辛勤奉献,在个人兴趣上他保持初心。无论生活或梦想,他都希望自己能通过自己的点滴努力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题记
第一部分:学习:目标+方法+付出=收获
在余子炎同学的眼中,“目标+方法+付出=收获”便是指引他在学业道路上越行越远的金科玉律。在他看来,目标就相当于自己设定的旅途终点,方法就好似在这趟行程中自己需要携带的工具、装备,付出则是途中每一个为了终点踩下坚实的脚印、每一滴为了终点而挥洒的汗水、每一声在快要放弃时心底的自我激励,只有终点明确、装备合理、付出到位,我们才不会南辕北辙,才能够做到不偏不倚。
在余子炎同学的大学规划中,在本科阶段的大目标就是能储备一定的知识,掌握必需的技能,拥有一张满当的履历,向着世界顶级的大学发起冲击。但这样的目标太虚无缥缈了,因为想要研究生或者博士出国需要足够高的绩点、优秀的外语水平、以及出色的科研能力。因此,除了设立大目标,还应该学会确定合理的阶段性目标,所以他当初对自己大一的规划就是专业成绩进入年级前五;大二除了设定绩点达到4.2的目标还把重心放在科技竞赛上,希望通过科技竞赛拿到保研名额为自己保底;而大三则是争取出国交流机会,同时争取在论文、专利中有所突破。但是,一个学期的规划在他看来还是过于遥不可及了,因此在每一周他都会提前给自己进行学习任务分配,通过计划表的形式监督自己完成指定工作,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道路在我看来才是真真切切的、踏踏实实的。
在方法上,他进入大学受益匪浅的便是:学会跳出安全区以及团队合作。“要想收获自己不曾拥有的,就要付出自己不曾付出的”,无论是掌握新的本领、或者是学习新的技能在余子炎眼中都应该怀抱着一颗憧憬、敬畏之心,一颗时刻有着憧憬与期待的好奇心,一颗对未知与前方的敬畏之心就是帮助我们脱离自己的安全区、打破“我不行”、“我不会”的关键,只有自己愿意卸下心防展开双臂去拥抱未知与不可能,我们才能了解未知、改写不可能。而对于团队合作,也正是在进入大学之后他才是真真正正地品味到了其魅力。其实在今后走入社会,我们的很多工作都需要同他人进行合作、以队伍的形式完成。而在大学之前的他,对于知识是自私的,宁愿闭门造车花费很长的时间自己去纠结与某个知识点也不愿意向其他同学去请教,理所应当影响了学习效率;在进入大学之后他开始把自己的班级看作一个小团队,通过与团队内同学及时沟通、讨论、请教,促进了我了解到自己的知识盲区,不断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启迪了我的思维,更是团队合作让自己一次次接触到他人的闪光点、意识到不足。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想要有所收获,抵达终点,就需要付出,需要与自己的较量。在无数个不想起床的早晨,在无数个想要走神的课上,在无数个不想自习的夜晚,他总能为找到信仰,那种微小,却能支撑着自己坚持,促使奋进,起床、清醒、自习的伟大力量。
第二部分:学生工作:认清工作性质+明确个人发展=成长
说到学生工作的本质,就是为学生服务。因此,从最开始为了头衔、虚名亦或者是他人艳羡的目光加入学生工作,到后来一次次写立项、请老师、办活动,一次次的焦头烂额,一次次在学习与工作中忙碌,一次次因为自己的努力让参赛者有所收益,一次次因为自己的一点点想法让别人更愿意参加比赛,因为一次次的付出让别人更加了解到科协这个组织,正是因为这样的投入,余子炎真正的爱上学生工作,明确了学生工作的方向。而从最开始同老师交谈都会面红耳赤到自己能够大大方方地举办宣讲会,从最开始连立项书都不知道怎么写到能够顺利地完成项目规划,从最开始无法妥当进行任务分工到现在能够合理进行工作安排,学生工作带给余子炎的提升在他看来很大一部分是课本之外的,是潜移默化的,也定是对今后社交、工作大有裨益的。
第三部分:个人兴趣:保留兴趣≠放弃学习
爱音乐,爱长跑,正是这样的兴趣爱好陪伴他度过了无数孤独、烦扰的时光,正是这样的陪伴让他做到平静、专注地学习。因此,在余子炎看来,保留自己的兴趣爱好是影响学习的借口,除了知道如何学习以外,我们还应该学会如何平衡学习与生活,就像我们今后走上社会应该平衡工作与生活一样,苦行僧般的求学态度纵然值得钦佩,但倘若能够专心学习,保留自己所爱,让自己学习生涯增添一抹年轻的生命力、一抹别样的色彩又何乐而不为呢?
因此,他认为我们不应该被学习绑架,更不应该被梦想绑架,学习与梦想永远不应该成为我们拒绝兴趣、拒接精彩学生生活、拒绝更优秀自己的借口。
获奖感言:
感谢大家对我过去两年来的肯定,很荣幸能成为优秀卓人中的一员。“梦想与生活都该勇往前行”,作为信息学院大家庭成员,我们没有理由不为了自己的梦想奋力拼搏,勇敢尝试,无论成功失败,每一次的经历就是最好的馈赠,每一次的体验就是最珍贵的历练。青春为马,我们一直在路上!
颁奖词:
在学业路上,他勇于挑战自我,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在学生工作上他辛勤奉献,在付出中成长;在个人兴趣上,他保持初心,坚守属于自己的光芒。青春为马,梦想无涯,这璀璨二十岁的钻荡年华,无论生活或梦想,他都努力拼搏,只愿青春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