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院本科生中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专业课程学习的道路上,一路奋发向上,学业绩点名列前茅;他们一路勤勉探索,投身创新项目研究,获得国家级优秀;他们崇尚学术,潜心研究,将学术论文发表;他们拒绝平庸,挑战极限,在各项创新比赛中崭露头角,成为学院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他们是:
“卓越学人”获奖者名单(10人、排名不分先后):何雄男、王梁、龚文康、余雪、崔琳琳、余子炎、王雪州、杨沐天、白羽、李智。
“卓越学人”提名奖获得者名单(10人、排名不分先后):廖鸿鹏、王丹敬、蒋松辰、张帆、陈湲金、郭建祎、张瑜、张学文、黄俊楠、史博文。
静心沉思 动手实践 团结协作 力争创新
---信息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1702班黄俊楠
周末,同学们休息小憩,黄俊楠和他的队友们在规划小车合理的行驶轨迹;寒暑假,同学们已离开校园,他仍在研究如何让pcb更加稳定。遇见难题时:静下心来,细细思考,动手实践,检验真理;参与竞赛时:与队友紧密配合,团队协作,创新思维,力争第一。以为热爱,所以不曾放弃。
——题记
黄俊楠,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2017级本科生,现任电科1702班学委,东北大学优秀创新团队ACTION团队队员,热爱科研,积极参与各类科技类竞赛。大一期间,参与“恩智浦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2018一带一路暨金砖国际技能发展与创新大赛,并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成绩。同时刻苦学习,合理维持竞赛与学习的时间分配,绩点位于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第二。
一、科技竞赛,力争创新
大一初入东大校园,他和其他人一样对美好大学生活充满了迷茫,不知道该如何适应新的生活节奏。大家都学着相同的基础课,对自己的专业并没有多大的了解,对未来也无所适从。但他并不甘心自己的大学生活就此平平淡淡的度过,他参加了许多有关于专业方面的讲座并积极询问学长们专业的各个发展方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一个较为浅层的大致了解。适逢学校科技节的到来,校内各类科技类竞赛和实验室的宣传铺面而来。沉睡于黄俊楠心中的科研心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了,他积极的参与校内的一些科技类竞赛,并获得plc竞赛一等奖和程序设计大赛二等奖。在竞赛的过程中,他体会到了为了最终一个目标拼搏的乐趣,在竞赛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学长的推荐下,黄俊楠同学参加了智能车实验室,放寒假时,当许多同学们归心似箭的踏上回家路程时,他选择了默默留校参加了实验室的培训,初步接触到了单片机和嵌入式编程,在这时候他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于是便静下心来,一心参与这个长期比赛。
在参与的过程中,他组建了自己的队伍,和队友积极沟通,相互配合,团结协作。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他遇到了不少的难题,当一直卡在某处,心情烦躁甚至有时几近放弃时,在队友和实验室队长的鼓励和教导下,他又再次重拾信心,迎难而上。在大一下学期,随着渐渐入夏,距离比赛的日期也越来越近,为了能够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哪怕夜已深,他仍和他的队友在赛道旁不厌其烦地优化着代码、修改着参数,与队友探讨,如何规划出最优的路径。在暑假期间,当同学们再此踏上回家的路程时,他选择了参加ACTION创新团队的招新培训,并准备第八届辽宁省机器人大赛。
二、权衡时间,相互促进
大一期间,黄俊楠同学在积极参与各类竞赛的同时也不忘牢抓自身学习,保证学习不落下,在课下合理分配时间,权衡竞赛和学习。利用所学知识为自身打下的知识基础,同时用在竞赛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来促进自身对专业知识方面的理解与学习,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通过达到竞赛与学业的平衡来不断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
获奖感言:
只有在竞赛中我才能感受到那种一群人可以为了实现共同一个目标而不顾一切地拼搏。我们是队友,我们为了最终的胜利曾一次次地刻苦专研,也曾一次次地几近放弃,在一次次的互相激励下,又一次次地迎难而上。感谢与我不断拼搏的队友,也感谢东北大学能给我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参与竞赛的平台。
颁奖词:
静心沉思,动手实践,他在遇见困难时不曾放弃;沟通配合,团结协作,他和队友在竞赛中不断拼搏向前。一年前,他也懵懵懂懂;一年后,他以新在姿态奋斗在竞赛前沿。他是可以信赖的队友,也是可以卓越的东信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