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刘少坤,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1604班硕士研究生。获得校一等奖学金1次,以第一作者在SCI一区杂志中发表论文1篇,以第二作者在EI期刊中发表论文2篇。发表的SCI论文曾入选校卓越创新研究培育计划中,发表的EI论文荣获IEEE ICCSS 2018会议的“Best Conference Paper Award Finalist”。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他放飞理想,自强不息,知行合一。他坚信在科研之路上,要耐得住寂寞,要敢于牺牲,也许过程坎坷,但只要坚持,那种成功奋斗的喜悦是值得终身回味的宝贵财富。
——题记
一、不忘初衷,砥砺前行
不同于大一新生的迷茫,他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迈着坚定的步伐步入到期望已久的学校。从此,他踏上了一条严谨的科研之路。他始终把学习放在自己生活的重要位置,坚持“今日事,今日毕”的态度。在平日里,勤奋刻苦,坚持晨读,热爱钻研,并注重与同学们不断交流学习。根据自身研究方向的要求,该生认真学习了控制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大部分选修课程,所选课程考试全部顺利通过,并取得了良好的学业成绩。此外,他还充分地利用图书馆资源和学校数据库资源,阅读了大量相关的书籍和文献,并经常参加科技、人文、社科等相关的讲座,积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八段围棋高手,却始终不忘温习围棋入门知识;著名的乐器演奏大师,也时时不忘基础演奏训练。其中最艰难的过程,就是从第一步开始,一步一步的砥砺前行。同样,高深的学问也是建立在对一些基本知识的不断累积。也就是说,根底不固,无法长成参天大树,基础不牢,很难取得科研突破。所以,本科萌芽的思想抱负,在研究生阶段使之得以枝繁叶茂。该生在研一刚开始选定导师后,确定了研究故障诊断,容错控制方向。但是在本科学习的自动控制课程中,并没有深入到复杂的非线性系统故障诊断方面的知识。在研一前半年早早结束了基础课程学习的前提下,为了填补知识方面的空白,借助于图书馆资源和很多优秀学者的讲座,使得他对书中的一些概念得到了进一步理解。进一步,他还学习了《递归神经网络的综合分析与动态特性研究》《MATLAB R2016a 完全自学》等书目,并实际动手对文献和书籍中的仿真实例进行实验验证。通过对这些理论和软件的学习,使得该生的技术得以提高,为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全面发展,追求卓越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他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在努力进行知识学习的同时,他也积极参加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曾参加沈阳马拉松比赛,虽然没有获得名次,但极大地提高了自身意志力和精神力。在平时生活中,常常和同学们一起运动。每天坚持一定运动量,坚持游泳,打羽毛球、乒乓球等活动锻炼身体,增强健康,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为更好地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在科研中,也同样有很对方面需要学习和处理。该同学在学习和论文创作过程中,首先遇到的是英语问题,因为大部分的文献都是英语撰写,面对这个新的挑战,他通过图书馆的数学专用字典,逐渐理解并进一步认识基础概念的含义,这为以后的论文创作打下语言基础。他在撰写第1篇学术论文时,对于MATLAB仿真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而他怀揣着强烈的兴趣和严谨的科研精神,一边翻阅MTALAB书籍从中了解一些基础知识,一边搜索网上的一些论坛例如小木虫、MATLAB论坛等解决一些技术问题。有时为了解决一个bug,经常熬夜到凌晨2点才睡。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个月的科研攻关,终于将仿真做好了。但是,下面就是论文的撰写了,对于只会用word的他来说,Latex无疑又是一个新技术需要来学习,经过导师的讲解,师兄师姐的帮忙以及自己的努力摸索,终于完成了论文的撰写排版工作。
在整个研究生生涯中,刘少坤同学已经以第一作者在SCI一区杂志中发表论文1篇,以第二作者在EI期刊中发表论文2篇,同时,现有1篇SCI论文处于审稿周期,另有论文正在撰写之中。发表的SCI论文曾入选校卓越创新研究培育计划中,发表的EI论文荣获IEEE ICCSS 2018会议的“Best Conference Paper Award Finalist”。并积极协助导师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及毕业论文撰写,得到了老师、同学的一致好评。
获奖感言:很荣幸能够获得“卓越学人”称号。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导师李霄剑教授,不仅在学术方面给予了我很多指导和启迪,也在生活和工作方面提供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感谢实验室的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我们共同学习、一起研究、互相分享,携手一同成长。感谢他们对我的帮助,同时希望他们在科研或者工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颁奖词: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梦在远方,路在脚下。他意气风发,在梦想的天空下展翅高飞,在科研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已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的他,用求索和实践勾勒人生蓝图,用勤奋和汗水谱写青春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