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CONNECT US
  • 电话: 024-83687760
  • 通讯地址: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3号巷11号东北大学135信箱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首页新闻  新闻
信息学院两位教师入选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第九届理事

近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近400位全国会员代表参加大会。大会全面总结第八届理事会工作成果,审议并通过多项重要报告和文件,顺利完成第九届理事会和第二届监事会的选举信息学院张化光教授入选为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第九届常务理事、李鸿儒教授入选为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第九届理事。

张化光牵头组建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自适应协同优化控制专委会,为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和智能自适应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专委会目前已发展会员700余人,分别来自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前沿企业等,取得了极大的学术反响。专委会聚焦“协同优化控制”主题,致力于解决重大原创科学问题,推动智能自适应关键技术创新、产品应用和产业推广,促进了复杂工业系统协同优化运行技术的全面发展。此外,张化光获评2019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培养的两名博士生先后获得了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张化光组织精干力量对智能协同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应用情况加以总结,编制了《智能协同控制与人工智能白皮书》,最终于2023年9月举行的中国人工智能产业高峰论坛上发布了该白皮书,这是智能协同控制研究领域具有重大影响的里程碑式事件,对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的发展具有极大促进意义;张化光领导的智能自适应协同优化控制专委会,在2021年12月和2023年6月先后举办了CAAI云论坛沈阳站线上学术研讨会、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智能自适应协同优化控制专题论坛,分别吸引了568780人次和491241人次在线观看,有效提升了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的社会影响力。

李鸿儒作为辽宁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近年来在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领域的产学研融合及区域协同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在2023年9月举办的制造业产学研创新生态高峰论坛上,李鸿儒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思考为主题发表演讲,提出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的“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发展路径强调辽宁需通过引入头部科技企业完善IT产业链生态,同时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赋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李鸿儒长期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与教育科研协同发展提出“学科牵引、产教融合”理念,通过优化高校学科体系、建设高端实验平台、打造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助力人工智能领域拔尖人才培育。此外,李鸿儒主导的“数智赋能糖尿病精准医疗”等前沿研究,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的突破性应用潜力,进一步拓展了学会的学术影响力。李鸿儒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及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主讲的《智能制造系统理论与方法》等课程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为区域人工智能领域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所指导的学生多次获东北大学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李鸿儒通过组织高端论坛、学术交流及产业对接活动,有效促进了人工智能技术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其倡导的“政府-高校-企业”协同创新模式,已成为区域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典范,为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在地方层面的实践探索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