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CONNECT US
  • 电话: 024-83687760
  • 通讯地址: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3号巷11号东北大学135信箱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首页新闻  新闻
信息学院王琦教授获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发布《关于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防治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24年度项目立项的通知》(科技创新2030:“四大慢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牵头,信息学院王琦教授作为课题负责人的“中医药延缓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全过程优势方案的循证研究”项目获批立项。

“中医药延缓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全过程优势方案的循证研究”项目下设6个课题,其中课题6“基于人工智能与数字孪生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风险预警与智能辅助决策系统研究”由东北大学牵头承担。该课题创制用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诊断及实时监测的光纤传感器通过传感器的高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检测到微小、早期的粥样硬化变化以及早期识别粥样硬化倾向,进而实现早期干预实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早期诊断、风险分层与预后评估通过建立患者数字模型,结合多模态数据,实现个性化诊疗通过中西医结合数据整合,为患者提供中西医个性化干预方案和风险分层评估,优化疾病临床管理现状,降低医疗成本,提升患者满意度。

“四大慢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旨在通过加强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及临床应用,构建全链条式的慢病防控体系,从而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设定的目标。因此,“四大慢病”的防治不仅是医疗卫生领域的核心任务,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学校围绕国家、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聚焦中医药发展关键核心问题,坚持目标导向、集中资源、协同创新,加强有组织科研攻关成效突显。此次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获批,对加快提升学校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多年来,王琦教授深耕光电生物传感与计算成像领域,针对重大疾病的早筛早诊和预后治疗,研究高精度生物传感理论和智能决策算法及反馈机制,探索面向重大疾病生物标志物的低检测限、高灵敏度、高信噪比检测技术以及高准确度的智能诊疗模型,旨在实现极高准确度的个性化智能诊疗系统,为推动国家重大疾病防治目标和精准医疗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先进的技术支持。在该领域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7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高水平SCI检索期刊论文200余篇国家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辽宁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河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